生态建设创造美丽中国“新奇迹”

  • 生态建设创造美丽中国“新奇迹”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行业要闻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先生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先生、副主任周海兵先生、秘书长袁达先生等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春临在回答中提到,经过四年多扎实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预计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规划目标。可以用“五个新”来概括,即基础设施构筑经济循环“新支撑”、科技攻关赋能经济发展“新活力”、生态建设创造美丽中国“新奇迹”、民生项目提升百姓生活“新品质”、安全工程筑牢国家安全“新基座”。
 
  问答如下↓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
 
  “十四五”规划了102项重大工程,在下一个五年中,投资强度是否会下降?主要的投资领域有哪些?谢谢。
 
  李春临:
 
  我国人均GDP刚超过1.3万美元,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就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经过四年多扎实推进,102项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预计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规划目标。可以用“五个新”来概括。
 
  一是基础设施构筑经济循环“新支撑”。贵阳至南宁高铁、和田至若羌铁路、中老铁路、成都天府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川藏铁路、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稳步建设,全国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到97%,为畅通国际国内大循环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是科技攻关赋能经济发展“新活力”。一大批科技前沿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祝融号”火星车首次登陆火星;“嫦娥5号”带回月壤已与6个国家开展共享研究;“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东方超环”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亿度高温、1066秒的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世界纪录。
 
  三是生态建设创造美丽中国“新奇迹”。最典型的,就是“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绿进沙退;科尔沁、浑善达克流动沙地歼灭战有力阻遏京津风沙源;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00多公里的阻沙防护带构筑起“绿色长城”。我曾在黄河“几字湾”沙漠腹地陕西榆林工作9年,那里的860万亩毛乌素沙漠已得到全面治理,并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现在正是草木葱茏的季节,欢迎大家去实地看一看。
 
  四是民生项目提升百姓生活“新品质”。支持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覆盖中西部等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推动707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能力,加快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新增学生宿舍床位超50万张,支持“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支持208万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超过170万人次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救助,“一老一小”保障更有温度。
 
  五是安全工程筑牢国家安全“新基座”。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救援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四大油气战略通道持续完善,全国水库总库容达万亿立方米、大坝数量全球第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确保102项重大工程圆满收官。同时,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