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 | 沈阳市探索形成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循环降碳模式

  • 无废城市 | 沈阳市探索形成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循环降碳模式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循环化是“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领域。近年来,沈阳市以华晨宝马、通用北盛等核心车企为引领,联动110家配套企业构建绿色产业链,并通过布局7家废旧汽车拆解企业、11家废铅蓄电池收集企业、15家废矿物油收集企业,服务全市2300家机动车维修网点,形成覆盖“生产—再制造—回收—再利用”的全链条循环降碳体系,为汽车行业“无废”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源头管控:绿色制造筑牢减碳根基
 
  华晨宝马将“全链减碳,循环永续”理念贯穿于车辆研发至回收的全流程。在原材料端,铝锭、钢板、座椅内饰等核心物料均通过无毒害检测,绿色物料使用率接近100%;在生产环节,通过优化机器人喷漆程序、控制原料桶残留胶量等技术改进,持续降低漆、胶等耗材消耗,近三年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稳步下降,从源头减少资源损耗与废物产生。
 
  过程循环:生产废物实现极致资源化
 
  针对生产中产生的铝板边角料、发动机铸造铝屑等固体废物,华晨宝马建立闭环回收系统,近三年每年循环利用废弃金属超6万吨,回收利用率接近100%。同时,企业积极拓展资源循环维度:与华友循环深度合作,实现退役国产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联合塑料供应商研发再生塑料零部件,推动材料循环升级;自2023年起采用立中集团提供的70%再生铝制成“绿色轮毂”,应用于国产车型,持续提升产业链资源循环效率。
 
  末端延伸:再制造与回收体系联动发力
 
  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末端,华晨宝马聚焦零配件再制造,年回收超27.8万个零配件(重达867吨以上),涵盖自动变速箱、转向器、空调压缩机等关键部件,通过再制造技术赋予其二次生命;同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回收范围,为新能源领域再制造储备核心能力。
 
  在产业服务端,沈阳市通过7家废旧汽车拆解企业(年拆解能力超50万台)、11家废铅蓄电池收集企业、15家废矿物油收集企业,联动2300家机动车维修网点,构建起覆盖全市的汽车废物兜底收集处理网络,确保报废车辆、废旧电池、废矿物油等末端废物得到规范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生态协同:全产业链践行绿色理念
 
  2022年起,华晨宝马推出“领创绿星”计划,将经销商纳入可持续服务体系,推动绿色环境、绿色电力、绿色运营理念落地,目前已有50家经销商完成认证,成为行业首个打造绿色零售终端的车企。这种“核心企业引领+配套企业联动+回收网络支撑”的模式,实现了汽车产业从生产到消费、从制造到回收的全链条“无废”协同,为“无废城市”建设注入产业动能。
 
  来源: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工业处
 
  编辑:景钰莱、王巍、李静
 
  原标题:无废城市 | 沈阳市探索形成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循环降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