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明星企业
在皖中大地的桐城市,威派格通过模块化智能技术,将日供能力不足2000m³的卅铺乡镇水厂,升级为日供 6000 吨的现代化超滤膜水厂,破解北部 12 个乡镇的 “用水难” 问题,成为安徽省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示范工程。
项目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水务民生答卷
桐城市地处大别山东麓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带,作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前 15 强,其城乡发展却长期面临 "北弱南强" 的供水困局 —— 桐城北边乡镇因管网陈旧、水源单一,居民常年受 "水质浑浊、水压不稳" 困扰,农业灌溉与乡镇企业用水也屡受制约。2021 年国家《农村供水保障规划 (2021-2025 年)》明确将农村供水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程,桐城市顺势将卅铺水厂改造列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目标通过威派格模块化技术,破解北边 12 个乡镇 "用水难" 问题,让乡村居民共享与城区同质的供水服务。
项目介绍:模块化智造改传统供水范式
威派格为桐城定制的 CG-MOP 模块化水厂,以 “产品化交付” 打破传统土建模式:
核心工艺集成:融合絮凝、沉淀、超滤膜过滤全流程,采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超滤膜技术,膜丝孔径达 0.01 微米(约为头发丝直径的 1/7000),可高效截留细菌、胶体及悬浮物
空间效率革命: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水厂的 1/3,却实现 6000 吨 / 日供水规模,泵房、配电间、加药间等功能单元以模块化预制,现场拼装周期缩短至 3 个月
智能管控内核:基于工业互联网架构,搭载水厂全流程联动自控系统,从原水取水到出水加压实现 “一键启停”,关键指标实时上传至水司管理平台。
项目革新:模块化智造改传统供水模式
核心工艺集成:高效净化技术体系
采用先进的超滤膜处理技术,膜过滤精度达到微米级水平,可高效截留水中杂质。
膜组件采用特殊材质与结构设计,抗污染能力显著提升,系统在低压环境下运行,较传统工艺能耗降低。
配套专业清洗系统,延长膜组件使用寿命,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建设效率革命:紧凑布局与快速实施
模块化预制技术大幅缩减占地面积,功能单元工厂预制后现场拼装,施工周期较传统模式显著缩短。
智能管控内核:工业互联网赋能智慧运行
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关键环节一键操作,运行数据实时上传管理平台。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数据分析预警潜在故障,大幅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
智能运维体系:让水厂 “会思考”
中控室内,屏幕实时显示 2.5D 水厂组态图,关键参数包括
出水浊度≤0.2NTU(国家标准≤1NTU),达到瓶装水预处理水平
游离氯浓度 0.3-2.0mg/L 可精准调节,兼顾消毒效果与口感;
反冲洗水回收率达 90%,年节约水量约 20 万吨。
AI 诊断系统可自动分析膜压差、流量波动等数据,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将巡检工作量减少 60%
项目意义:从 “饮水安全” 到 “乡村振兴” 的价值延伸
卅铺水厂的投产,成为桐城北边区域乡村振兴的 "水源引擎":
1.精准破解北部用水困局:项目直接覆盖桐城北边大关镇、孔城镇等 12 个乡镇,解决 3.2 万农村居民长期面临的 "黄水饮用、定时供水" 难题,供水保证率从不足 60% 提升至 98%,改变北边区域 "靠天等水" 的历史;
2.激活乡村产业动能:稳定的供水为北边乡镇的茶叶种植、蔬菜加工等特色农业注入活力,新增工业用水接入点 15 处,助力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产能,预计带动周边乡镇年增收超 800 万元;
3.城乡服务均等化里程碑:作为安徽省乡村振兴供水示范项目,其 "智能水厂 + 延伸管网" 模式正在桐城北部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城乡供水从 "有没有" 向 "好不好" 跨越,成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典型实践。
卅铺水厂作为威派格在乡村供水领域的创新实践,以技术革新推动城乡供水服务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让清澈水源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重要支点。
原标题:威派格赋能桐城水务革新:卅铺超滤膜水厂重塑城乡供水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