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商业街区(商圈)”建设之一:以“无废”引领绿色市场,义乌市打造国际商贸城“无废商圈”

  • “无废商业街区(商圈)”建设之一:以“无废”引领绿色市场,义乌市打造国际商贸城“无废商圈”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义乌市国际商贸城二区商圈位于国际商贸城核心区,占地483亩,建筑面积63余万平方米,拥有商位近8000余个,经营主体10000余户,配套建有海洋酒店、海洋商务楼等。自《浙江省“无废商业街区(商圈)”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实施以来,二区商圈始终坚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导向,通过强化源头分类管理、优化收处体系、全面推广绿色运营和提升商户参与度等关键举措,扎实推进“无废商圈”建设。
 
  一、节能降耗,绿色减排
 
  将绿色低碳和“无废”理念融入各类设施建设、运维和管理的全过程。一是启动屋顶光伏改造项目,累计建设投用5.1万平方光伏发电设施,每年生产超650万千瓦时清洁能源,节省电费近300万元;二是全面推广油烟净化,商圈内餐饮点和食堂全覆盖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废气达标排放。三是建设浙江首个源网荷储多元融合的楼宇微能源网样板。国际商贸城综合楼智慧能源示范项目,被浙江省发改委列入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并入选2022年浙江省能源局第一批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及2023年中国能源研究会“百县千项”清洁能源示范项目。
 
  二、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常态化组织党团、商会、综治等主体开展“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系列活动,得到商圈经营户、客商和商圈内餐饮行业的支持和积极响应。商圈撤除原场内499处垃圾桶,按照规范设置四分类垃圾投放点位73处,并公布网格责任岗、监督岗,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建立69名督导员队伍,通过入户宣传、桶边指导等方式,提升分类投放准确率。通过压缩式、封闭式等作业模式实现分类清运,日均运输垃圾140桶、超10吨,每季度清理建筑垃圾20车。对接场内15家餐饮点、2家食堂等明确操作细节,实现餐厨垃圾“源头减量”。
 
  三、分质供水,资源循环
 
  聚焦水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分质供水,节约优质水资源。针对商圈内不同场景的用水需求,企业对供水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将分质水精准应用于冲厕、绿化灌溉、地面清洁等非饮用类用水场景,替代传统优质饮用水供应。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梯次利用,更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成效——通过分质供水模式的常态化运行,商圈每年可替换优质水约达35万吨,在保障市场用水需求的同时,通过节水降耗为市场减少运营开支,间接提升了市场整体效益,为商圈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宣传引导,低碳生活
 
  作为国际商贸城区域外向度最高的市场,日均入场外国采购商1300余人次,通过商圈内外的LED电子屏、公众号、“国际无废日”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强化落实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倡导节能减排、资源化利用等“无废行为”。同时,商圈沿着打造宣传窗口,年均接待参观批次超1400批、2万余人,其中外宾近千人,在展示“无废商圈”建设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无废城市”宣传力度。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土固处
 
  原标题:2025“无废之窗”(18)| “无废商业街区(商圈)”建设之一:以“无废”引领绿色市场,义乌市打造国际商贸城“无废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