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各地政策
为坚决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近日东莞市印发《东莞市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即日起至12月31日实施五大行动二十七项措施,全方位织密大气污染防控网,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聚焦工业废气治理
工业废气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方案》将工业废气深度治理作为攻坚行动的重中之重,将联合专家技术力量,筛选500家以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企业,开展源头替代、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全环节现场摸排,形成“一企一策”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实施限期整改。
针对VOCs污染治理,东莞定期开展涉VOCs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对VOCs排放量5吨以上企业、走航监测及专项检查发现问题企业实现全覆盖核查,严厉打击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推进重点领域VOCs治理升级,推动储存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的内浮顶罐使用全液面接触式浮盘或实施罐顶气收集治理,加快印刷业和电子元件制造业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督促使用活性炭吸附工艺的涉VOCs企业每季度至少完成一轮次换炭,督促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合成树脂行业以及其他载有气态、液态VOCs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不少于2000个的企业完成一轮次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此外,东莞还将强化油品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监管,对工业集聚区开展VOCs走航监测溯源。针对石龙、常平、长安及周边镇街等重点防控片区,构建联防联控机制,完成一批重点污染源整治提升工程。针对重点“楼企”问题涉及区域,持续开展企业废气异味源头科学溯源与分析,破解废气异味扰民难题。
强化移动源与成品油监管
移动源污染和成品油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方案》专门部署移动源污染治理和成品油行业专项整治两大行动,全面切断污染传输链条。
移动源治理方面,东莞将按省统一部署推进非营运类老旧中重型货车淘汰更新补贴工作,推动老旧车辆提前退出市场。加强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对渣土车、混凝土重型柴油车企业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闲置污染处理装置行为。在物流园、港口码头等重点区域开展机动车路检路查,严查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严格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闭环监管。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开展一轮全覆盖检查。
成品油监管方面,东莞将开展打击非法成品油专项行动,全面清理“自流黑”(非法自备油罐及装置设施、非法流动加油车和黑加油站点),加强点上清除与面上打击。督促用车大户、施工单位使用合规油品。规范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油供应渠道,督促在建工地与合法经营加油站签订供油协议,防止不合格油品流入市场。
推进面源污染治理
面源污染具有分布广、随机性强等特点,治理难度较大。《方案》围绕工地扬尘、建筑垃圾运输、露天焚烧等重点领域精准施策,开展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提升行动。东莞将动态更新工地扬尘治理台账清单,结合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技术,对各类建设工地开展全覆盖检查,严格执行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措施。
针对建筑垃圾运输和道路扬尘问题,东莞将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严格建筑垃圾运输全密闭管理,严厉打击抛洒遗漏行为,督促运输企业及时维修车辆密闭设施;在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加大道路清扫、高压冲洗及洒水频次,重点道路保持湿润无积尘,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污染。
此外,各镇街(园区)将建立健全露天焚烧重点监管对象名录清单,运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置警示标识等手段,加强网格化监管巡查,针对露天焚烧高发区域实施专项整治,消除露天焚烧污染隐患。
实施精准削峰应急减排
为有效应对秋冬季污染天气,《方案》部署了精准削峰应急减排措施,建立科学高效的污染天气应对机制。东莞将实施周会商、日分析机制,动态滚动开展未来7天污染天气预测预报,及时提出预警应急建议。完善“市——镇——企”三级预警应对机制,在污染天气应对期间做好“防重抢轻”管控,加大锅炉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减排、涉VOCs企业减排、重点区域交通疏导、柴油货车执法检查等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削减本地污染。
同时,东莞将对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大户实施协商减排,推动上风向等重点防控区域企业通过合理调整生产计划、提升治理设施效率等措施减少排放。加强企业非正常工况管理,合理安排市政工程施工计划,VOCs排放量大的作业应避开臭氧污染高发月份(8-11月)和重点时段(10时-18时)。
另外,东莞将引导油品经销单位在晚8时至次日早6时期间卸油,鼓励出台夜间错峰加油优惠,减少油气挥发。
主管:东莞市生态环境局
供稿:大气环境科
文字编辑:张郁珑 余淑贤
原标题:5大行动27项措施!东莞秋冬季“治气”攻坚动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