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建立水质自动监测预警报警处置闭环机制

  • 江西建立水质自动监测预警报警处置闭环机制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近期,九江市修水界上桥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江西省生态环境部门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联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及九江市公安机关开展溯源排查,于当日迅速锁定并查实了非法倾倒污染物的肇事企业。此次事件的快速有效处置凸显了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快速响应机制的必要性。
 
  为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提升重点水域风险防控能力,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制定《江西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站预警和报警处置工作规程》,着力构建“监测、预(报)警、交办、排查和整改”全流程闭环管理工作机制,为全省水环境安全提供制度支撑。
 
  紧盯风险因子,织密全域监控网络
 
  近年来,江西省持续加强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重要河口、化工园区下游等敏感区域的预警监测工作,监测对象锁定为22项有机物和10项重金属共32项特征风险指标,每月发布占标率预警要情,指导地方迅速排查源头,有效化解风险,监测预警防范与重大隐患排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规范四级响应,压实闭环管理责任
 
  新制定的“工作规程”明确了全省全流域国、省、市、县、乡镇各级约500余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点预警报警处置流程,确保责任清晰、响应迅速、闭环运行。一旦数据超过阈值,系统将自动触发响应。预警报警信息经平台初步筛查后,第一时间推送至相关属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核实,确保了海量信息中的有效风险信号被迅速识别和传递。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在接到信息后,立即组织现场核查和溯源排查工作。对于达到报警级别的异常情况,按规定决定是否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待水质恢复正常,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提交完整处置档案。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过程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实现“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
 
  提升防控效能,严守水环境安全底线
 
  该机制的建立,标志着江西省水环境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迈入体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通过强化预警响应时效,缩短了从发现异常到启动现场处置的时间,有力提升了及时发现隐患、精准溯源排查、快速有效处置的能力,为保障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坚实保障。
 
  供稿:厅监测处、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原标题:江西建立水质自动监测预警报警处置闭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