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水华立体协同监测 全力守卫鹤地水库水源安全

  •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水华立体协同监测 全力守卫鹤地水库水源安全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Nature》研究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2/3以上主要湖泊水华强度增加,24.2%地表水和8.6%海洋受水华/赤潮侵扰加剧。湛江鹤地水库位于我国典型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四季高温湿热,水华易发。而水华问题的隐蔽性、累积性和爆发性特点,更加剧了全域实时动态预警的技术难度。
 
  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时任省委书记李希同志批示要“高度重视”,确保湛江(鹤地水库)“饮用水”安全。为落实领导指示,强化提升全省水华水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在厅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的科学指导下,大胆创新,细心实践,开展了河湖水华水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装备和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走出了水华监测预警“新路子”。
 
  构建了国内首个蜂群无人机多光谱水华自动监测网
 
  2023-2025年,广东在鹤地水库建成4套无人机自主巡航遥感监测基站,结合每月例行卫星遥感监测、3座国家和省级水质自动监测站及19个手工监测点位,初步形成了“空天地、点线面”相结合的水华立体协同监测预警网。在国内率先创建并业务化运行了“低空+水华预警”应用场景。通过引入蜂群无人机自主巡航遥感监测技术,具备了多机智能组网、自主巡航、自动遥测的功能,首次实现了90km2库区水华热点水域高频次、无人化、自动化遥感监测预警。目前,单基站年自主巡航遥感监测频次不低于210次(扣除台风暴雨等自然天气因素和日常维护外)。较之传统人工监测,可节省人力80%以上,监测效率提升30倍以上;有效克服了传统手工监测点位少、频次低及巡检范围不足的缺陷;监测成果上,也由传统的单点理化监测向大水面厘米级高分辨率水质光谱监测转变。2025年,项目成果荣获广东省政务领域无人机典型应用案例,得到广泛肯定和认可。
 
  高效支撑全省水华风险预警、应急与科学研究
 
  2024年2月建成以来,鹤地水库无人机群已累计飞行1352架次,捕捉并跟踪水华异常过程10余起,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和地市发布预警快报67期,专报8期,有效提升了鹤地水库水华风险精准化预警、精细化防控的技术装备水平。其次,项目成果深度服务于全省水质会商,先后20次支撑全省水华综合分析与情势研判;监测中心技术团队累计出动16次,主动参与全省水华应急监测和重难点水污染防治攻坚任务,为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各处(办),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以及佛山、肇庆等地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驻市站等十多个部门和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数据共享。最后,系统建成以来,累计采集无人机巡检视频、遥感影像、多光谱数据及解译成果等近3.7TB,是鹤地水库建库以来最为详尽的光谱数据成果集,为下一步深化鹤地水库水华生消演替特征规律、机理机制及影响因素等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和重要的数据基础底座。
 
  数智引领 持续推进全省水华风险立体协同监测
 
  2026-2027年,广东将继续推进全省重点湖库水华风险无人机自主巡航遥感监测网建设。拟在新丰江、鹤地、高州及飞来峡等库容超1亿m3的大型水源型水库建设6座无人机基站。结合全省卫星遥感和233座地面水质自动监测站,进一步织牢广东水华天空地立体协同监测网,为有效应对广东水华潜在风险和异常事件、支撑广东美丽河湖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技术保障。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人事处、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原标题: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水华立体协同监测 全力守卫鹤地水库水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