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今年以来,镇江市润州区通过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五大行动”,空气质量实现明显改善。截至10月27日,全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29.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优良天数比率达80.3%,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多项指标优于省内同类城区平均水平。
产业转型破解环保难题
在船山矿5G智慧控制中心,投入3800万元的智慧矿山项目让开采效率提升30%,作业区粉尘排放减少45%,年减少颗粒物排放80吨。针对“散乱污”企业,润州建立多部门联合巡查机制,今年已完成10轮全域巡查,23个问题全部“动态清零”,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15吨。7个年度大气重点项目已完成5个,剩余2个进度达70%,全部投用后年可再减30吨污染。
秸秆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润州区创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今年夏收产生的235.831吨秸秆中,227.084吨得到有效利用,利用率达96.2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通过“还田+肥料+饲料”多元化利用模式,农户每亩可获得20元补贴,收储运企业按能力获得5万至20万元补助,加工企业享受信贷和税收优惠。目前全区已建立3家收储运企业、5个还田服务队和2个有机肥生产点,年处理秸秆500余吨,年产秸秆有机肥产值超40万元。
创新治理交通污染
针对日均车流2万辆的观音山隧道污染问题,润州创新采用“监测+净化+调控”一体化系统,运用“光催化+生物滤池”技术,可去除90%以上颗粒物和80%以上挥发性有机物。项目预计2026年3月建成,届时隧道口PM2.5将下降60%,一氧化碳下降40%,年减排12吨。
精细化管理巩固成果
在面源治理方面,润州设置3个烧烤便民疏导点,安装高效油烟净化器,商户合规率达100%;4个在建工地落实“一工地一方案”,完成280余次检查整改12个问题;道路保洁实行积尘分级管理,建立“机械扫+人工捡+高压冲”保洁模式。同时构建“天上无人机+高空视频+地面微站”监测网络,露天焚烧可在30分钟内处置。
当前,润州正持续推进秋冬攻坚,确保2家酒店锅炉低氮改造年底前完成,隧道项目常态化调度,通过部门协作和科技支撑,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积累更多“蓝天家底”。
供稿:镇江市攻坚办 王育春
原标题:治污攻坚 | 镇江润州:PM2.5再降11.8%的秘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