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减碳330吨!南通首座光储充充电站:用“阳光电”绘就大气减排新图景

  • 年减碳330吨!南通首座光储充充电站:用“阳光电”绘就大气减排新图景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哇塞,这里是隐藏着什么高科技吗?”海门区政务中心停车场里,不少市民路过充电区时都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惊呼。到底是什么让大家频频惊叹?答案就是——南通首个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电能侠海门区政务中心站”,现已进入试营业阶段!
 
  这座以“清洁能源供电、助力大气减排”为核心的充电站,占地面积达到6600平方米,拥有64个快速充电停车位,有效破解了新能源车主“充电难、等时长”的痛点。
 
  黑科技
 
  停车场变“发电站”
 
  如何能够保障充电又快又便宜呢?关键就在于“光储充一体化”这个核心技术。简单来说,这个充电站自带“发电+储电”功能:1800平方米的光伏车棚板像“太阳能电池”,白天能把阳光转化成电能,优先供给车辆充电;用不完的电就存入储能系统,到了夜间或阴天,储能设备再放电补能,既缓解了电网压力,又实现了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碳减排
 
  “330吨”护生态圈
 
  更值得点赞的是它的环保效益:该充电站全年可利用近40万千瓦时的太阳能发电量,实现年减二氧化碳330吨,相当于减少165辆燃油车全年行驶的碳排放量,或种植1.8万棵成年树木的固碳量,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然而,这座充电站的减排价值可远不止于碳减排!
 
  目前,传统充电站依赖的电网电力中,火电占比仍较高,而燃煤发电每产生1万千瓦时电能,会同步排放约2.6吨二氧化碳、8.5公斤二氧化硫及7.4公斤氮氧化物,这些污染物正是当下PM2.5等大气问题的重要成因。反观光储充模式,通过光伏车棚板的“阳光发电”,不仅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更彻底切断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源头。按全年40万千瓦时发电量计算,相当于每年减少340公斤二氧化硫、296公斤氮氧化物排放,相当于为海门区每年减少约0.3%的机动车相关大气污染物总量,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微观治理样本”。
 
  “以前充电只想着方便,现在知道充的是‘阳光电’,不仅没碳排放,还能减少污染物,为减碳治污出份力,特别有意义!”刚完成充电的市民李先生说,20分钟满电的极速体验,加上清晰可见的环保价值,让他成了站点“回头客”。
 
  据南通海门充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洪赟介绍,待光伏并网后,充电价格将再降10%-15%,未来还会配套休息区、新增换电服务,通过降低环保行为门槛,吸引更多车主选择绿色出行,增强大气减排效应。
 
  如今,这座矗立在海门区政务中心旁的光储充充电站,已不仅是一个能源补给点,更成为海门践行“双碳”目标、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生动缩影,每一次绿色充电,都为守护蓝天、减少大气污染添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力。未来,这份“绿色答卷”的减排潜力还将持续扩容,形成“点上示范、面上覆盖”的减排格局,构建“充电站—建筑—社区”联动的大气减排生态圈。
 
  供稿:张淑婷 陆敏(海门局)
 
  原标题:年减碳330吨!南通首座光储充充电站:用“阳光电”绘就大气减排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