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数智监测,精准治理还“静”于民

  • 科技赋能数智监测,精准治理还“静”于民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噪声污染防治既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桂林中心)紧扣“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依托六城区全覆盖的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积极参与“监测—预警—治理”一体化全流程监管,推动噪声污染治理向主动防控转变。
 
  强化行业与园区监管。今年1月,桂林中心针对某3类区监测站点夜间噪声数据连续超标问题,通过对Leq、Lmax、SD等参数数据的溯源分析,采用声源识别、空间定位、视频分析等技术,以及与市生态环境局开展联合现场勘查,锁定了工业园区内某企业产生异常噪声的2套故障换气设备。随即督导涉事企业开展整改,维修更换故障设备,既指导其消除了生态环境风险和安全生产隐患,还为其节约了生产用电,目前该站点监测数据昼间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率稳定提升至90%以上,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加强道路噪声源头防治。今年3月,桂林中心针对某4a类区监测站点频繁且规律性地监测到夜间噪声极值问题,采用声纹识别技术精准溯源,与路政、交警等部门开展现场检查和联动执法,锁定了监测站点周边道路上产生异常噪声的2个受损松动的雨水井盖,拦检涉嫌非法改装摩托车5辆、汽车2辆。通过督导市政部门对该路段进行道路养护及设施维修更新,交警部门对该路段实施改装车、超标车专项整治行动,周边区域的噪声投诉量得到有效遏制,群众身边的噪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智慧监管治污显成效。2025年上半年,桂林中心通过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将噪声监测从单一评价量拓展到声源信息多维度综合评价,累计识别各类噪声源20.3万次,发布超标预警信息7130条,桂林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达标率达92.3%,较上一年总达标率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夜间达标率达到89.6%,较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达标率及上升幅度均居全区前列,达到国家的“十五五”城市功能区声环境夜间达标率要求的考核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等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下一步,桂林中心将继续筑牢设备“零故障”、数据“零延时”、响应“零时差”三道防线,深化科技赋能声纹数据库迭代,强化跨部门联防联控,努力绘就“宁静城市”实景图,使“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在宁静祥和的生态底色中熠熠生辉,为美丽广西建设贡献桂林力量。
 
  原标题:科技赋能数智监测,精准治理还“静”于民——桂林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