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创新“生态e治”模式 破解危险废物监管盲区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 杭州市富阳区:创新“生态e治”模式 破解危险废物监管盲区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破产企业因主体缺失、资产冻结等因素,其厂区遗留危险废物面临识别难、处置难、监管难、费用落实难,长期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突出短板与监管盲区。为破解这一难题,富阳区聚焦关键瓶颈,创新构建破产企业生态环境治理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体系(简称“生态e治”),整合生态环境、法院、破产管理人、金融机构及危废经营单位等多方力量形成闭环,着力化解危废失管风险,提升法治营商环境与生态质量,支撑“无废城市”建设。“生态e治”模式自2023年6月亮相中国破产法论坛后,凭借填补监管盲区、解决“无废城市”痛点成效,先后入选浙江省营商环境“微改革”省级项目库、杭州市营商环境优化最佳实践案例及数字法治好应用。2024年11月,该模式由区级试点升级为全省实践,对富阳区及全省深化“全域无废”建设具重要示范意义。
 
  一、构建“技防+人防”协同体系,填补破产危废全生命周期监管空白
 
  “生态e治”平台的核心在于破解破产企业危险废物监管的“真空地带”。平台通过自动抓取、精准匹配、联勤联动、实时更新破产企业生态环境相关信息,实现对破产企业厂区危险废物从现场核实、出库转运到最终处置确认的一站式、全流程线上监管。彻底扭转了以往破产企业危废处置依赖线下、分散管理的被动局面,有效堵塞了监管漏洞。
 
  为固化协同机制,区生态环境、法院、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破产企业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协作机制的若干意见(试行)》,依托“生态e治”平台,深化部门间在问题线索识别、智能动态监管、信息互通共享等方面的协作,构建起多部门高效联动的破产企业生态环境监管新体系,显著提升治理效能。
 
  自2023年6月平台运行以来,已应用于188件破产案件。平台的应用使破产企业生态环境事项(主要是危废处置)平均办理时限由7天以上大幅压缩至1天以内,办结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破产案件中危险废物“久拖不决”的顽疾。
 
  二、创新“府院+银企”保障机制,破解无主危废处置资金筹措难题
 
  破产企业,尤其是“无产可破”企业遗留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来源匮乏,是“无废城市”建设面临的关键短板。富阳区充分发挥政银企协同优势,首创针对性解决方案:对有产可破企业,全国率先推出“破产企业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贷款”。破产管理人可通过“生态e治”平台直接向合作银行申请享受专享利率的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专项用于优先处置危险废物,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对无产可破企业,全国首创设立“生态治理专项援助基金”。该基金由区财政每年滚动注资100万元,专门用于兜底解决无产可破企业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费用,填补了此类企业危废处置的资金保障空白。在杭州富阳广木源木制品有限公司破产案中,管理人发现厂区积存大量危险废物,企业虽有设备但无流动资金,处置困难。管理人通过“生态e治”平台的“银行贷款”功能快速申请专项贷款,优先用于危废处置,及时化解环境风险。
 
  三、实现“营商+生态”双优目标,提升“无废城市”综合治理效能
 
  “生态e治”模式将“办理破产”中的生态治理模块置于突出位置,创新性地将危险废物等污染治理与破产法律程序深度绑定、同步推进:一方面及时消除污染隐患,通过快速识别和处置破产企业遗留危废,有效避免污染物长期积存或非法转移造成的次生环境风险,补齐了“无废城市”在市场主体退出环节的治理短板。另一方面助力资产盘活与价值维护,高效清除环境风险障碍,为有挽救价值的企业重整扫清障碍,最大限度维护破产企业资产安全和价值。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杭州鼎升机械有限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富阳区通过“生态e治”平台联动生态环境部门与破产管理人,全程跟踪帮扶企业绿色生产,精准识别并消除重整过程中的环境隐患,保障企业顺利重整,实现了生态环境风险的有效管控与市场主体高效挽救(出清)的有机统一,为“无废城市”建设贡献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的富阳经验。
 
  来源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土固处
 
  原标题:杭州市富阳区:创新“生态e治”模式 破解危险废物监管盲区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