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饮用水安全关乎千家万户。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圆满完成了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专项调查工作,通过强化组织、提升能力、严控质量三大举措,为保障群众“水杯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专项工作高效推进
中心高度重视,成立专项监测工作小组,领导班子主抓推进,技术骨干全程参与,科学制定计划方案。面对乙草胺、灭草松等首次监测且无资质的项目瓶颈,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技术规范,成功完成方法验证,为监测分析扫清技术障碍。在科学选取四个代表性水厂取水口作为监测点位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评估报告,深入分析污染特征、变化趋势及风险来源,精准提出保护管理对策,推动监测数据从“数字仓库”走向“决策前台”,最大化专项工作价值。
二、聚焦提升能力,锻造过硬监测本领
中心迅速整合资源,统筹调配16名骨干力量,组建高效运转的现场采样、样品分析和数据审核团队,确保各环节规范高效、数据质量可靠。狠抓能力建设根基,组织专项培训28人次,系统研学技术规范,确保标准方法“学深悟透”。严格执行设备核查维护规程,保障关键设备性能稳定、量值溯源准确。聚力资质技术突破,通过系统培训和重点攻关,顺利完成35人次409项次持证上岗考核,分两轮新增三大类120个项目/方法(含灭草松、乙草胺),实现了技术实力与资质范围的实质性、规模化拓展,为高质量完成任务注入强劲“新动能”。
三、严格质量管控,护航数据“真准全”
中心将数据质量视为生命线。内部质控覆盖全程,累计实施全程序空白、平行样、加标样、质控样等各类质控措施95个次,覆盖监测全流程关键环节,筑牢数据“真”的根基。外部监督与考核并重,精准参与上级考核,利用有证标准物质验证系统准确性;质量监督员对现场采样及乙草胺、溶解性总固体等关键项目测试进行全过程精准监督,确保操作规范、结果“准”确。构建严密异常处置机制,严格执行《水质监测异常数据识别与处置工作规程》和三级审核制度。在乙草胺项目监测中,成功实践异常核查机制,通过科学复测确认数据无误,确保所有存疑数据得到及时识别与处置,织密数据“全”面可靠的坚固防线。
此次专项调查工作的圆满完成,是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守护生态环境底线的具体行动。详实精准的监测数据,为科学保护水源地、防范环境风险、持续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了关键支撑,切实筑牢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坚实屏障。
供稿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原标题:地方撷英|精准把脉水源水质,筑牢群众饮水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