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清退借调干部,生态环境部出手了

  • 全面清退借调干部,生态环境部出手了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行业要闻
  生态环境系统的借调现象正在逐步得到规范。
 
  8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开展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有关做法摘编。其中,生态环境部全面清退从市级及以下单位借调的干部,新一批借调数量减少了12人。
 
  按照《若干规定》的要求,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从市及以上单位借调干部的,也应当聚焦工作急需,从严控制数量。
 
  1 全面清退借调干部 新一批借调数量减少12人
 
  规范借调干部,起源于去年8月印发的《若干规定》。
 
  2024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今年8月6日,新华社正式受权发布了这份文件,公众也终于能够一睹文件的全貌。其中,《若干规定》的第四章明确要求,要规范借调干部。
 
  首先,不向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不得以工作专班、跟班学习、交流锻炼等名义变相借调干部。其次,严控向市及以上单位借调干部。上级机关、单位从市及以上单位借调干部,应当聚焦工作急需,从严控制数量。确需借调的,应当经本单位党组(党委)审批同意后,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并应当提前征得派出单位和本人同意。
 
  如今,文件印发已经一年了,各部门各地方执行得怎么样?8月9日,《人民日报》刊文,摘编了部分部门和地方学习贯彻《若干规定》的做法,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成果。以生态环境部为例,他们建立了专项工作机制,其中包括:精准施策,建立整治形式主义“一机制两清单”;减负增效,统筹规范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多措并举,持续将为基层减负要求落到实处等。
 
  而在规范借调干部方面,生态环境部也全面清退从市级及以下单位借调的干部,新一批借调数量减少了12人。这是生态环境部第一次公布这方面的信息。
 
  可以看出,过去一年,生态环境系统在规范借调干部方面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仅部委层面,就减少了12人。而这些被清退的人员,都是从市级及以下单位借调的干部。
 
  2 人少活多 只能借调干部或使用临时工
 
  生态环境系统为什么借调干部比较多?与该部门的工作性质有很大关系。
 
  大家知道,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生态环境部门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还记得几年前,笔者采访过一个京津冀区域某市环保局大气科的科长,她表示,每年秋冬季“大气十条”考核期间,环保局所有干部都要放下手头工作,走到外头去巡查。她作为联络员,一个月光手机话费就打了800多元。
 
  相比以前,基层环保局的工作量增加很多。以她为例,一个人就要负责5项工作,包括监测科技、大气污染防治、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环境统计、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等,每项工作即使只需要一个小时,5项加起来就需要5小时了,再加上其他临时性工作,一天8小时的正常工作时间根本不够。
 
  与其他政府部门相似,环保局也普遍缺编。她所在的环保局,一共有40个正式的公务员编制,其中9个是局领导、15个科长,还有3个工勤,再加上2-3个空编,剩下干活的只剩10人左右,平均一个科还轮不到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环保局也只能通过各种办法补充人手,比如大量使用临时工,或者从下级单位借调干部等。生态环境系统的借调干部有多少?
 
  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公开数据。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例子管中窥豹。2023年1月11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曾经组织召开过挂职(借调)及驻点人员座谈交流会,有50名挂职(借调)、驻点人员参加会议。会上,6名挂职(借调)及驻点人员分享了工作成绩和收获体会。大家表示,借调挂职是一次宝贵的实践锻炼机会,外派工作期间自身政治站位不断提高、政治机关意识有效增强,积累了实践经验、增强了业务能力,对所里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公开信息显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是生态环境部直属公益性科研机构,现有在职职工776人。而这776人中,就有50名挂职(借调)或者驻点,占比达到了6.44%。
 
  3 整治违规借调进行时 湖南吉林各清退3000多人
 
  除了生态环境系统,其他地方或部门近期也在大力规范借调干部的现象。
 
  2024年10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湖南省纪委监委强化“室组地”联动,将为基层减负赋能一体融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推动省委组织部、省委社会工作部开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专项整治——取消村级组织不应承担或没有能力承担的事项57项,清退违规借调乡镇(街道)干部3476人。2024年年初,湖南省纪委监委也对借调人员进行了清退,明确不从县级纪委监委借调干部。
 
  同一年,《党建研究》2024年第9期刊发的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秋实文章也提到,吉林出台从严控制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的意见,全省共清理规范借调人员3129人,有效保障了基层工作力量。
 
  在甘肃临夏州东乡县,他们按照省州关于进一步规范借调干部的有关通知要求,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抽调县纪委、县人社局精干力量成立联合督查组,深入乡镇机关单位集中开展借调干部摸排督查清退工作,截止2024年9月,共清退134名借调干部,切实保证并充实了乡镇工作力量。
 
  同时,该县还不定期开展违规借调干部督查工作,对未经审核审批私自借调乡镇工作人员的,一经发现严肃问责处理,有效解决了基层“帐下无人”的问题,基层干部队伍得到“补血充能”。
 
  在云南临沧,市委组织部建立从严审批、承诺自控、日常监测、考核问效四项机制,严控违规借调行为发生。
 
  临沧市委组织部明确,符合政策要求,确因阶段性工作需要借调人员的,严格按照“按需申请、从严控制”原则,实行一事一借,经组织、编制、人社3部门联审同意后实施借调,借调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严禁各种形式的私下借调行为。
 
  目前,临沧全市手续规范、符合规定借调工作人员180人,其中,市级单位借调62人,县(区)借调118人,无借调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情况。
 
  总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印发后,各地方各部门已经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规范借调干部的攻坚战,很多地方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未来,种种违规借调的乱象有望得到遏制,基层干部队伍也将得到充实。
 
  原标题:全面清退借调干部,生态环境部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