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各地政策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省作协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山东省生态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推进生态文化的研究传承、传播推广和转化利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安排,推进我省生态文化繁荣发展,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生态文化体系,结合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实际情况,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省作协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工作方案》。该文件的出台,旨在通过系统谋划和具体措施,将国家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宏观要求转化为符合山东特色的实践路径。
二、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作为全省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2030年、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并聚焦研究传承、传播推广、转化利用、组织保障四大维度,提出了强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智慧、守护红色生态文化资源等12项具体举措,涵盖生态文化理论实践、传承创新、融合发展等内容,旨在通过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将生态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三、与上级文件的异同点
相同点:《工作方案》作为国家文件在山东省落地实施的具体规划,其核心目标与国家相关要求高度契合、一脉相承。
不同点:一是地域特色突出,《工作方案》紧密结合山东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山东的传统文化思想、自然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齐鲁文化特色。二是任务举措细化,在落实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各项任务举措,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主体,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亮点及特色:《工作方案》从宏观锚定发展方向,微观细化落地举措,覆盖理论研究、资源挖掘、阵地建设、传播创新、作品创作等维度,贯通顶层设计、基层实施、推广传播等流程,为山东省生态文化建设纵深推进提供系统性框架,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多领域深度融合、全维度系统谋划、全流程精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