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行业要闻
2024年5月,我随一个环保企业家参访团赴德国、荷兰交流,团里一位同行的自我介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自己不仅做污水处理设备,废气、固废设备也能做。参观荷兰造纸厂时,他甚至表示造纸机械也能生产。
结果,在接下来十来天的行程里,几乎没人再和他交流。为什么?因为在专业人士看来,“什么都能做”往往意味着“什么都做不精”。客户需要的是能带来专业价值的核心能力,而非一个无所不能的“万金油”供应商。
如今环保市场早已不是短缺时代,客户追求的是专业和价值。很多老板感慨:“我产品这么多,为什么还做不大?为什么这么累?”问题就出在机会主义和业务分散上。
中小环保企业要想在红海中突围,未来的路径其实很清晰:要么做深一个领域,要么做透一片区域。
1 做深一个领域
这条路的核心是“专”,成为细分市场的专家。
1、极致产品策略:选择一款适用面广、有技术壁垒的产品,通过创新将其做到极致。像景津装备把压滤机做到百亿市值,盈峰环境深耕环卫机械。通过持续迭代和场景化开发,形成口碑和市场占有率。成功前提是:解决行业重大痛点,建立足够高的技术壁垒。
2、垂直行业策略:选择有壁垒、产值大的大赛道,如芯片超纯水、石油化工环保等。深入客户场景,挖掘未被满足的深度需求。通过定制化、集成创新,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栗田工业、万邦达、倍杰特等企业都是此路径的成功典范。
3、出海拓展策略:当一个企业在国内的细分领域做到顶尖,出海就成了必然选择。许多优秀的环保企业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与海外代理商合作等方式,将产品推向全球。例如,有的企业专注于特定技术领域,凭借过硬的质量和技术优势,成功进入东南亚、欧洲市场。这不仅避开了国内的低价竞争,还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和品牌溢价。
2 做透一片区域
这条路的核心是“近”,成为区域内的首选服务商。
企业如果没有可以全国通行的产品或者技术,突出本地化服务优势,成为区域内的首选综合服务商也是一种路径。环保设施常面临应急突发问题,本地化的快速响应服务不可替代。这里的服务不是简单的售后,而是能够形成便利、快速、全面、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能力靠谱”的信任和熟人经济的高效率。目标是让客户形成“有环保困难,就找你”的条件反射。
环保行业正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从工程导向转向服务导向,从业务到物业。
美国服务业占比达80%,中国尚不足50%,服务领域的精细化运营和成本优化仍有巨大空间。
例如,在深度除氟领域,光伏和煤矿企业长期受高处理成本困扰。传统工艺将氟化物从8mg/L降至1mg/L,吨水成本高达1.5-5元。而苏州水星环保的新型气能除氟系统及药剂,不仅能为客户降低40%的运行成本,还能节省90%的占地面积。这项技术已得到众多企业的认可,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对中小环保企业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守好基本盘。
先维护好贡献80%利润的那20%核心客户。在老客户身上提高客单价,远比贸然开拓新市场更稳妥。通过360度客户评估,深挖需求,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再考虑拓展新业务、新区域。
原标题:中小环保企业如何突围?做深一个领域or做透一片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