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力争2028年前建成3-5个国家级绿氢化工示范工程

  • 榆林市:力争2028年前建成3-5个国家级绿氢化工示范工程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近日,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答复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2号建议,明确将重点支持陕煤榆林化学绿氢耦合乙二醇、中煤烯烃绿氢替代等示范项目,推广“风光发电-绿氢制备-化学品合成”一体化模式,力争2028年前建成3-5个国家级绿氢化工示范工程,形成可复制经验。
 
  原文如下↓
 
  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2号建议的答复函
 
  任红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风光制氢示范项目的建议》(第3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风光制氢与化工耦合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市氢能产业围绕“1151”目标,快速布局。作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我市在氢气与化工合成融合应用方面具备坚实基础。榆林高新区已建成华秦氢能产业园项目,实现制储运一体化发展;已建成的国能榆林化工、中煤煤制烯烃、陕煤热解启动工程、未来能源煤液化等一批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每年用氢量达450万吨左右,若全部实施绿氢与煤化工耦合,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000万吨,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此外,市级层面已设立每年3亿元氢能专项资金,出台设备更新奖补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举措
 
  (一)专项规划引领
 
  《榆林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已于2025年年初印发,文件明确我市加快氢能与现代煤化工绿色耦合,推动兰炭、金属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促进创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碳达峰试点城市,优化产业、能源及交通结构,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落实支持政策
 
  榆林市政府办《榆林市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修订)》,支持绿氢制备、工业副产氢提纯、工业和交通用氢示范、氢能装备制造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化、管道输氢示范等发展方向,推动榆林氢能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力求彻底打通榆林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难点。文件明确,制绿氢项目可优先消纳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支持“风光氢储”示范项目建设,风电、光伏发电配置制氢、储氢项目原则上等同于配置储能项目。
 
  (三)推动技术创新
 
  一是依托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专题突破,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联合中科创新院等机构攻关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等关键技术,提升风光波动适应性。二是鼓励试点项目申报。陕西榆林华秦新能源产业园氢纯化项目已列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领域氢能试点项目清单,后续将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三是重点支持陕煤榆林化学绿氢耦合乙二醇、中煤烯烃绿氢替代等示范项目,推广“风光发电-绿氢制备-化学品合成”一体化模式,力争2028年前建成3-5个国家级绿氢化工示范工程,形成可复制经验。
 
  (四)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将“风光制氢+化工合成”项目纳入榆林市重大产业项目要素保障范围,对各类要素予以优先保障,并积极推行标准地供应。二是建立由我委牵头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各级各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创新审批方式,采取承诺制、容缺后补等方式,加快办理氢能产业项目前期手续。三是积极对接省级单位,破解我市毛乌素沙地植被导致可开发的风光资源有限问题,为大规模绿电制氢项目的实施创造条件。
 
  感谢您对我市能源转型工作的关心支持,我们将持续优化政策举措,推动风光制氢与能源化工深度融合,为我市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