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宣城广德市立足长三角腹地区位,依托丰富生态资源,以创新实践探索县域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成效显著。
绿色动能澎湃,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体系。
广德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可再生能源供给高地。邱村、新杭等风资源富集区年等效发电小时数超2200小时;华电誓节镇“茶光互补”项目实现土地立体高效利用;全市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达572.8兆瓦,领跑宣城。更引人瞩目的是,总投资150亿元、装机240万千瓦的广德抽水蓄能电站已纳入国家规划储备库,未来将与区域风电、光伏形成“风光水储”协同调峰体系,为长三角注入强大绿色动能。
产业绿色蝶变,锻造“双碳”经济新引擎。
广德紧扣“1+2+2”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全面绿色升级。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行“一企一策”节能诊断与碳足迹核算,争取国家节能降碳资金超1.1亿元,“十四五”以来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7%。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产业低碳化、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青钠电池项目瞄准低成本储能产业化;鹏辉能源聚焦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南方水泥迁建项目实现年减碳7.07万吨,配套燃料替代项目降低煤炭依赖,树立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标杆。固德威广德园区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零碳产业园区”筹建名单,广德经开区跻身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
交通净零变革,畅行低碳生活新方式。
广德着力构建“零碳交通”网络,成效斐然。城市公交车辆已100%更新为新能源(含138台纯电动、10台氢燃料);新能源巡游出租车达22台;新增网约车100%为新能源,现有252台。配套设施同步完善,建成公交智能站牌80座、35MPa加氢站1座、公交场站充电桩31座,为绿色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生态价值转化,书写“两山”实践新篇章。
广德深挖生态资源价值,创新生态产品实现机制。东亭乡高峰村发行宣城首张竹林碳汇“期权”,并成功举办安徽省首个“零碳”马术赛事。作为省级“以竹代塑”推广基地,率先开发“毛竹目标价格”保险,联合国家级科研机构建立竹资源研究基地,提升产业竞争力。在生态治理上,创新建立跨省县乡三级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联合苏浙皖建立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成“水环境智慧平台”。全域推进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东亭乡高峰村“零碳乡村”建设及160公里“竹乡画廊”项目入选全国公路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原标题:宣城广德市:绿色转型作笔绘就长三角低碳发展县域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