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市场行情
9月29日早盘,电池板块活跃,麒麟电池、刀片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领涨,易成新能、万润新能、东华科技、丰山集团等多股涨停,宁德时代盘中涨幅一度超过5%,湖南裕能、力王股份、芳源股份、天力锂能、中一科技、科达利等涨幅靠前。
综合各方消息来看,电池板块再度走强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固态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二是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要求愈发明晰,将推动市场回归理性;三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还将进一步打开储能、固态电池等需求空间。
固态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能有效增强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从而显著提升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实验发现,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不仅如此,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安全性能优异。
目前,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将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与此同时,武汉大学宣布,该校集成电路学院杨培华课题组在聚合物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课题组通过构建新型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为发展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展现出卓越电化学稳定性,且已成功驱动无人机,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开源证券表示,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此外,低空、机器人、AI 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
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会上强调,要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国资委同时提到,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坚定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竞争路线,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构建竞合并存、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在这之前,7月23日至24日,国资委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已经强调,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起点谋划下一步改革举措。要紧紧围绕“三个集中”,优化国有资产增量投向,调整存量结构,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加强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形成新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今年以来,光伏、汽车、钢铁等行业陆续发布倡议,以抵制“内卷式”竞争、低价竞争等,使得“反内卷”逐步成为广泛共识。电池领域,行业协会多次组织企业开展 “反内卷” 座谈,明确遏制低效价格竞争;地方政府也配套出台政策,对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研发企业给予补贴,引导资金从 “低价扩产” 转向 “技术突破”。比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布《关于锂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呼吁全产业链协同抵制恶性竞争,推动锂行业高质量发展。
反馈在市场上,电池板块的105只个股,年内有102股上涨,上涨占比约97%。其中93股涨超10%,51股涨超50%,15股股价翻倍。整个105只个股,年内上涨中位数为49.7%。
新兴应用场景还将打开需求空间
渤海证券分析认为,进入2025年,储能行业格局发生逆转,“供不应求” 成为市场新态势。国内上半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大幅增长,美国的储能补贴政策、欧洲的分时电价政策以及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政策推动与项目部署,均刺激了储能市场需求。中长期来看,全球以及中国储能市场增长潜力巨大,AI 驱动的 AIDC 需求成为新增长点。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力较强,斩获大量海外订单,相关上市企业上半年业绩数据亮眼,行业高景气度得到验证。
据悉,储能跟风口行业密切相关,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车、低空经济、军工密切相关,是它们的动力资源。政策端,《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2025年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建成,2030年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多重利好叠加,储能行业进入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双轮驱动的黄金阶段。
行业人士表示,电力资源获取能力正成为算力服务商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具备与能源企业合作或电力自主调度能力的厂商在未来供给侧中将占据高位。比如字节跳动,正式发布200MWh级数据中心微电网储能系统采购公告,创造国内互联网企业单次储能采购的最大规模纪录,计划在今年11月启动,年底完成建设。而这种“新能源发电+储能+智能调度”的一体化能源体系有望成为国内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再看低空经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曾公开表示,“低空经济很重要的是要发展储能产业,如果没有储能产业不可能有低空经济”。如换电储能一体化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将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创新点,让电动飞机能够飞得更远、更经济。与此同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也吸引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多家电池厂商布局。这种飞行器不需要跑道和机场,安全性高、成本低、噪声低且零污染,尤其在50-200km的中短途出行范围具有很高的便捷性和经济效益。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环保在线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