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 重庆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各地政策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环监测〔2024〕17号)、《关于印发<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框架(试行)>的通知》(总站物字〔2025〕3号)的相关要求,2025年8月7日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率先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举措标志着重庆市在声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树立典范,填补空白
 
  2023年底重庆市全面实现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为了实现监测质量全流程管控,保障监测数据质量,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框架(试行)》基础上,监测中心根据我市相关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构建了重庆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质量管理体系”),编制形成了1+13+6+32体系文件,即1份质量手册、13个程序文件、6个作业指导书和32个记录文件,填补国内声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空白。
 
  闭环控险,提质增效
 
  整个体系运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模式对业务、支撑和管理过程进行梳理整合,涉及10个一级过程,20个二级过程、13个三级过程,实现从策划到改进落地的闭环,同时基于风险思维,精准识别、评估与应对监测运行中的风险,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体系高效运行。
 
  强化执行,支撑管理
 
  质量手册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明确各过程权责与要求,为监测管理构筑坚实基底;13项程序文件配合质量手册形成全过程链条式管理,从站点规划、建设、管理到调整,从设备选型、验收、使用、维修到停用,从数据采集、传输、储存、审核到评价,从站点基础保障、运行、维护到质量控制等,并将监督管理与人为干扰管理贯穿始终;32个记录表格将抽象标准转化为可量化的操作清单,6套作业指导书更是以详细的文字,手把手指导技术人员在关键环节“如何听风辨噪”,让专业标准落地为具有实操性的规范动作。
 
  监测中心此次率先发布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对国家声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要求的积极响应和深入落实,更是基于重庆市自身城市发展特点和声环境管理需求的创新实践。这一体系文件的实施,将为重庆市声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全市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迈入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来源:重庆生态环境监测
 
  原标题:监测中心率先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